首页 > 建设动态 > 正文
践行道德精神,传递道德力量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培训基地首场培训于616在京民大厦举行。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教授以《践行道德精神,传递道德力量》为题,诠释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德育工作首先要重视道德精神的培养。教授指出,作为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者,重要的使命不仅仅是能讲清道理,而是道德精神的践行。道德精神充分反映人类的善念,它体现着人类的价值选择和创造,富有人文情怀。道德精神还是人的活力与神韵的呈现,具有教育的吸引力,以此引领道德实践,才能促进德育走出平庸。教授强调道德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必须以人的心智活动规律为依据,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德育不仅要有精神,还要有力量,要培养道德力量。教授指出,道德力量从教育的角度说是指道德能力,德育要能够培养学生辨别和制服邪恶的能力,伸张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授引用职业学校师德标兵刘建坡所言“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德力’,只是在不良的环境成长过程中遗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在我看来,我们职高学生只有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做出清醒理性的判断,才能去选择,去评价,继而去行动,不断的形成道德能力,才能以此解决身边的问题”。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情况,教授提出,德育要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首先要深入研究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但又应超越专业教育的功利性和人发展的片面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其次,道德教育应全方位渗透,体现在教育内容上,课程设置的选择标准应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转向围绕“什么样的生活最有价值”来设计,专业教育也积极向“价值指导”方向努力。教授还以著名建筑家、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梁思成为例,针对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讲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其道德能力。再次,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心智·脑和教育”对教育的启示,积极的心理情绪,不仅可以使人学习更有效,而且有助于学生大脑的发育。综合以上几点,教授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花大量时间尽力去矫正,不如通过强化、发展并建设积极的方面弱化原有问题,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人的本性。

最后,教授对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提出几条要求:第一,提高学生对待过去的满意程度,唤回学生失落的自信。第二,提升学生现实的幸福感,推行积极的成功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连续不断的成功欣悦。第三,提升学生对未来的幸福感,引导学生憧憬未来。第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是最大的教育力量,道德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教授的精彩讲座获得了在座全体教师的热烈掌声,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次听讲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践行道德精神,传递道德力量,启迪学生心灵,提高育人质量。

                                                     (示范办)

附件:
扫一扫访问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