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网门户 |数字商学云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名师引领助成长,携手同行共芬芳——学校名师课堂系列活动专题报道(二)

发布日期:2025-04-10  来源: 点击量: 图片作者: 图片数:


账款巧析,实务精进

——走进李颖超老师的会计实务课堂

 

 

李颖超:初级会计实务

教师简介

李颖超,北京市商业学校财经系主任,高级讲师、注册会计师,北京市会计学科教学带头人、连续三届北京市会计专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会计事务专业教学资源库负责人。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一等奖、参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北京市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标杆课程选树特等奖。参与教育部全国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会计事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研制、财政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测评标准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

 

本期亮点回顾

课程主题

本次课程为初级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减值的核算。李颖超老师落实“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要求,将课程内容对接岗位需求、职业标准和大赛要求。教学中,李颖超老师通过优秀学生事迹,榜样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真实工作场景,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明确岗位要求与考试标准,掌握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方法,理解信用减值损失的重要性,树立成为专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目标,筑牢能力基础。

 

精彩瞬间:

课堂上,在李颖超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从分析客户订单到准确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再到模拟真实情境下的账务处理,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合作探究。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个人作业,学生们能积极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提升了数字素养。特别是面对复杂的财务数据时,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既符合会计准则又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充分展现学习成果。

 

 

 

教学理念与创新成效

李颖超老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的法规制度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落实课证融通。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成本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作为合格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强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生反馈与成效

刘美佳:我对课堂上老师分享的高分通过初级会计考试的学长印象很深刻,我要以学长为榜样,运用老师传授的工作技巧,希望能顺利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

高若瑄:学习本节课,我对坏账处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系统理解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业务处理流程。合理预估坏账不仅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还能帮助管理层提前防范信用风险。通过对比不同行业的坏账比例,我意识到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结合行业特性与客户信用评估。这节课让我学会将理论与实务结合,未来工作中更注重数据背后的风险信号。

王佳一:我学会了备抵法的计提与核销流程。运用口诀法,原本模糊的计提方式变得清晰起来。反复计算坏账准备金额时,我理解了谨慎性原则。通过账务处理我明白了,每笔分录都在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筑牢防线。

 

同行评价与影响

教师感悟

刘丹丹李颖超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学姐学长的真实案例,利用榜样力量,让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动力。引入专业技能证书考证内容,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利用数字化教学系统,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除此之外,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谢云琪李颖超老师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利用实训平台实时反馈学生操作数据,实现“自主探索——即时纠错——强化训练”的闭环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三个梯度的计提业务任务和坏账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又养成了必备的职业素养。

卢澄慧李颖超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讲解简明扼要,充分利用会计资源库,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评,有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效果显著。从基础账务处理的学习延伸至会计管理思维,引出会计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课程思政。整堂课李颖超老师注重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和语言互动,是一堂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考点、考题、业务实操的高质量示范课。

 

结束语

课堂上,学生们置身于会计岗位的工作情景,在合作探究和项目优化中,从工作视角思考问题,转换岗位角色解决问题,明确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应有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将来进入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分享本页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066号    京ICP备19059241号-1  技术支持: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信息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