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校召开2009级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编制研讨会
8月13-14日,商校召开2009级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编制研讨会,学校主要领导和参加编制工作的各系部主任、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以及教务处、督导室的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刘国成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分别汇报了本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编制的思路和框架,及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思路。
在各专业汇报方案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参加方案编制工作的不同专业的人员一起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分别对2009级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编制的项目研究的方法以及专业建设、教研室建设、教师素质的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研讨会上,徐富年副校长对各专业编制的学生培养方案给予了整体的点评。他指出,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编制首先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找准本专业的定位。整个培养方案实际上就是以培养目标为引领,为依据的。其次,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问题上,要逐步渗透职业教育课程的新理念,课程的设置只有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为首都地区发展、为企业用人单位、为学生发展服务。第三,专业学生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要符合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他提出,各专业的编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
史晓鹤校长做总结发言。她说,通过几次研讨大家都有所提高,各专业编制的培养方案中都有亮点,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理论和政府的政策的把握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她指出,在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中存在着不同专业之间的差距,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总会有前有后,通过研讨,我们发现差距,也就有了新的目标,为今后的努力明确了方向。
史校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通过研讨所达成的共识:一是这种共建方式很好,要坚持下去,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要逐步实现学校中不同专业之间、专业与基础部之间、专业与德育工作之间更多、更普遍的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共同推动学校建设的发展。二是大家在研讨中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不仅考虑到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而且开始考虑到培养方案的落实工作,考虑到了课程改革的政策支持、教学管理和服务的配套措施等问题。三是在培养方案编制中年轻教师的进步很突出,都能够顶住压力,完成了任务。史晓鹤校长对为什么要以项目研究的方式来编制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她指出,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编制专业培养方案的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由规模的扩张转变为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学校要发展必须依靠内涵建设。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就是抓学校的内涵建设;就是要提高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就是职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的表现。学校组织个专业编制培养方案液就是期待着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突破,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强化专业特色建设,不仅要有课程体系建设,而且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要通过这种专业内部的层层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教研水平的提高。各系部、各专业都要把进一步开展教研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研究课程,研究教学,更要研究学生,研究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学生变化的研究来促进我们的教研。再次,通过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形成优势专业集群效应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史晓鹤校长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要进一步开展教研活动,建立学习、实践、研究一体化的机制。既要掌握最新的主流教育理论,也要兼顾其他教育理论的学习。其次,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学习,要深入理解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有关教学计划的政策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作为主任,必须要能够精通一个专业,作为自己发展的立足点。最后,史校要求在教学研究上要有突破。实现教研突破的最好途径就是集体研究,凡是集体教研搞得好的,提高就快,团队建设搞得就好。同时,史校对于教学管理的改革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校党委书记黄小燕在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先,她代表学校党委对各位教师为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所取得的显著的成果表示祝贺。她强调,以学校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参与的、全体主任参与的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创了商校教研活动方式的先河。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党委全力支持这种大规模的、有实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并提倡把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更广泛的、持续的、深入的开展下去,切实地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提高学校的竞争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会后,与会人员分组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非常必要,很及时,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通过研讨沟通,在很多问题上更容易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