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因此,加强对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等。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1、霍乱:潜伏期可从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日。轻型病例起病较缓,大多数患者仅有轻度腹泻,极少数伴有呕吐,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带粘液或血性。一般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有腹部隐痛。中、重型患者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每日大便十数次或更多。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为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一般无发热,少数可有低热,儿童发热较成人多见。
2、细菌性痢疾: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伤寒:潜伏期为1~2周,发病缓慢,体温上升,有持续性高热、无力、皮疹、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玫瑰疹,病程为3~4周,主要合并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自身抵抗力着手,严把“病从口入”关。
1、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洁的食物,不在小摊贩处用餐,剩菜剩饭要加热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洗净,喝开水、不喝生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不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3、加强体育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病能力。
4、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症状,不可自行用抗生素进行不规范治疗,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总务处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