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网门户 |数字商学云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名师引领助成长,携手同行共芬芳——北京市商业学校名师课堂系列活动专题报道(五)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 点击量: 图片作者: 图片数:


以镜导学——多维思辨品鉴经典

——走进蒋素珍老师的语文课堂

 

教师简介

蒋素珍,北京市商业学校语文教师,高级讲师,学校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的“典型案例展示者”;北京市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标杆成果选树活动标杆成果单项一等奖。曾参与撰写《中国现代小说概览》、参编《基础汉语4》等专著、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本期亮点回顾

课程主题

基于学情和文本体裁特征,蒋老师采用“情境导—学方法—析人物—展示练—思拓展”的教学策略,通过“拍摄美好回忆镜头”的学习活动,学生们以导演、演员、后人等不同视角,完成镜头补拍、角色表演、段落朗读和文本写作,探究人物变化的复杂性及成因,深化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与感悟。

 

 

精彩瞬间:

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补拍三十年前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美好回忆”任务中通过阅读、表演分享自己想象中的镜头场景,如灯下缝补、细心关窗、为儿取名,更好地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理解人性的复杂。

 

 

 

学生们依据“品读语言”这一人物分析方法,在教师问题链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分组讨论,感受戏剧语言的魅力,理解人物性格特征,高效达成重难点。

 

 

 

 

教学理念与创新成效

蒋素珍老师巧妙将戏剧元素融入课堂,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剖析人物形象,从而掌握分析人物的基本方法;利用“AI数字人曹禺”等信息手段,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多维分析人物;通过对剧中人物复杂性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学生反馈与成效

曹子酉:在这次课上,我和另一名同学一起表演了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我扮演的是周朴园。虽然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为了有一个精彩的呈现,我反复读课文、背台词,观摩话剧视频,精心设计表情、动作。当教室里响起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我知道我成功了。通过这次小小的表演,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课本剧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李筗霓:在学习《雷雨》这次课上,老师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周朴园人物形象进行深刻解读,让我对这个复杂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上课之前,我觉得周朴园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坏人”,但上完这节课我明白了原来他也是受封建旧思想的影响才变化的。通过这次课,我认识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人物的立体、丰富和复杂,这也吸引着我,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多阅读经典,来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认识。

李予欣:《雷雨》这堂课,让我学习了很多,也让我品味到了很多。周朴园是一个矛盾和复杂的人。他又想有钱有权,又想家庭幸福美满,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最后他努力营造的体面家庭也彻底崩塌。在他一心想要获得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情感的代价。从周朴园身上我看到,当我们面临人生选择时,一定要不忘初心,心怀良知,坚持正义,才能不悔恨终生。

 

 

同行评价与影响

教师感悟

史京楠蒋素珍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雷雨》品读课。通过话剧原文对比分析、课堂表演、作者曹禺的AI数字人形象等多种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让学生沉浸式代入角色。在学法上,学生分组探究、细读文本,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通过抢答、积分等形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整体秩序井然,两位上台表演的同学台词熟练、感情真挚。通过这节课,学生仿佛能够与剧中的人物周朴园、鲁侍萍对话,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温丹本节《雷雨》课程教学极具创意与感染力。教师以“导演视角补拍镜头”的方式为切入点,巧妙课程设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围绕角色心理、剧情细节展开热烈讨论,互动环节参与度极高。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经典剧作的理解,更培养了其创新思维与文学鉴赏能力,充分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邵凤臣《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蒋老师带领学生对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挖掘,通过画面联想,台词表演,分析关键词等方法,并借由一个个问题引领着学生,深入到剧本的语言内部,品读作品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较为深入地思考。整节课下来,学生对周朴园的深情与无情,多情与冷酷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人生困境以及面对人生困境的选择会有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结束语

蒋素珍老师以情境为脉,以方法为轴,引导学生在戏剧情境的理解与体验中,实现从探究到表现,从习得到创造,为学生真正开启一段意义丰盈的戏剧旅程!

精彩课程预告

下期,我们将走进扶慧娟老师的职业道德与法治课堂,敬请期待!

 

 

 

扫一扫分享本页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066号    京ICP备19059241号-1  技术支持: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信息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