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北京市商业学校举行2017届云南保山昌宁隆阳分校毕业典礼。这是北京市商业学校与云南省保山市签订“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后的首届毕业生。
为落实中央扶贫工作部署,2012年,教育部遴选了北京市商业学校等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以“一对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对口帮扶滇西边境山区10个州市。2013年,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北京市商业学校与保山市签订了教育帮扶协议。4年过去了,北京市商业学校牵头的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云南保山市的合作,已经成为职教扶贫的典范。
职教扶贫结硕果 商校交出满意成绩单
又是一年毕业季,7月,北京市商业学校保山班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首批50名学生毕业。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刘发兴感慨万千,“这些同学是国家帮扶计划精准职教扶贫的直接受益者”。
根据与保山市签订帮扶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实训需求,采取当地两年加北京一年,或者当地一年加北京两年的形式,并实施“免除学费、住宿费、杂费,每月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优惠政策。
刘发兴说,扶贫计划开展起来,地处西南边陲的保山市各职业技术学校得以共享以北京市商业学校为主的东部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使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北京市商业学校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自2012年与云南省保山市签订帮扶协议以来,北京市商业学校先后在保山5所学校建立了分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了保山培养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等重点帮扶专业,累计培养专业学生712人。
物流服务与管理是重点帮扶专业,采取的“1+2”模式,学生在保山学习一年后,再到北京学习2年。据了解,该专业学生早被北京的企业“抢订一空”。
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张璋来自云南保山,他是“精准扶贫”对口支援战略协议后的首届毕业生。张璋告诉大公网记者,“我准备先在北京工作几年,然后回家创业,开办一家物流公司。”
目前在民航鹏远物流从事项目内容的工作的李雪兰是张璋的同学。因为工作努力,能力强,目前李雪兰已经同时管理五个项目。工作之余,李雪兰还尝试做电商,为日后规划做准备。李雪兰表示,自己打算先在北京工作几年,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之后回家,“毕竟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惦记家乡的李雪兰准备根据市场需求,帮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刘发兴由衷感慨,“经过两年的商校学习和生活,他们个人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技能,无论是生活技能还是专业技能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刘发兴说,职教扶贫改变了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使原来只准备屈从于现实、虚度一生的他们,变为现在决心学成后要回报家乡、造福社会的一群人。“这种思想理念上的转变,就是职教精准扶贫的成功写照。”
在毕业典礼上,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对即将离开母校、走向职场的首届保山班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始终以阳光心态笑对人生、努力做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
“教育+产业”良性互动 “跨界教育”构想成现实
传统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是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北京市商业学校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职教扶贫中探索出一条智力扶贫与产业扶贫双驱动,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新模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谢俐评价,“北京市商业学校牵头的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保山市的合作,是对口帮扶中的一个典范。”
北京市商业学校隶属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强大背景让职业教育的“跨界”构想成为现实。北京市商业学校发挥资源和经验优势,支持云南保山制定产业和教育发展规划,挖掘区位优势,发展支持产业和特色产业,祥龙公司专门派专家对保山的茶叶、珠宝、汽修等产业进行指导。
作为首都大型企业,祥龙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担负着为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战略保障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为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杰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商校与保山地区开展的职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我们通过培养保山地区高素质的人才,尽最大力量,投入到支持保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
北京市商业学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配套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先后为保山中职学校提供干部挂职锻炼、教师培养共6批次108人;选派8批次100余人次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到保山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
发挥职教集团“教育+产业”的集成优势,北京市商业学校把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进行结合,“我们现在从产教融合源头切入,在学生培养、校长教师培训的原有合作基础上,把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当地支柱产业进行对接,对接对象也从教育部门扩展到经济、文化部门,真正实现了教育、文化、产业、企业全方面对接。”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史晓鹤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职教扶贫要着眼产业发展和文化提升。
北京市教委对对口帮扶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正在努力积累职教扶贫的“北京经验”。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副处长杨颉表示,北京市教委将继续加强对保山地区扶贫工作的政策支持,支持北京现代服务业集团和北京商业学校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持续提升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为滇西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援,让更多滇西地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首都地区优秀职业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更多的学生人生出彩,为家乡做出贡献。
可持续发展职教扶贫 要啃下哪些硬骨头
目前,北京市商业学校的对口帮扶已经形成常态机制,“祥龙公司、商校和对方商量,如何通过专业建设为当地产业培养人,通过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参与到当地产业发展。”史晓鹤说,目前正在策划农村电商,这是一个重要的合作和发展方向,“我们也在思考研究,如何帮助保山销售当地的茶叶、珠宝、以及开发红色文化。”
职教扶贫如何能长久高效的开展下去?史晓鹤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商业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工作,完善扶贫的服务跟踪平台,继续为滇西提供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效果精准的“造血”扶贫。
史晓鹤也坦言,北京市商业学校在可持续发展职教扶贫中亟需政府支持。“职教扶贫是从教育切入,但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感到,职教扶贫还是应该上升到对产业的帮扶和学生就业等多个维度。“
考虑到职教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史晓鹤建议建立常态机制:一是国务院扶贫办将教育扶贫项目持续开展下去;二是教育部、保山市政府全方位指导职教扶贫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计划建立秘书处,推动解决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保山市经济、教育部门建立工作组,协调解决学生就业、参与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家庭脱贫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