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合作、多维调研,建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模型,解决了职业素养内涵不清晰、校企职业素养培养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通过理论政策研究,厘清职业素养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职业素养模型的价值定位;通过校企合作,访谈、座谈、问卷调研95家企业、500余名毕业生和100余名教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在职业素养方面的需求,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形成职业素养指标体系,确定了每个指标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和考核标准,为建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模型提供实证依据。
(二)政校企家协同,教育教学一体化,形成常态化、长效性的组织实施机制,解决了职业素养培养机制不健全、育人合力不充分的问题。
北京市教委制定专门文件和相关制度,为护照系统实施提供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企业作为主体参与职业素养培养和评价;家长督促见证学生成长发展;学校党委领导,系统规划素养护照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并统筹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推进,形成了“政校企家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和“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动态联动,全方位育人”的组织运行机制。
(三)发展导向、多元评价,建立以职业素养学分为载体的评价体系,解决了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不明确、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坚持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标准上,明确每个素养指标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和考核标准,通过素养学分和证书、证明、证章等方式转化和呈现,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既有学生在校的基础性评价,又有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既有学校的评价,还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纳入评价体系,使企业成为职业素养的培养者和评价者,也有鼓励、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社会评价;在评价时间上,既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周期评价,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搭建职业素养网络护照,解决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可视化不够、数据累积不系统、信息查询不方便的问题。
设计开发“职业素养护照+互联网”服务云,建设服务网、工作网、联系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职业素养护照”,全面系统记录、数据化呈现学生职业素养状况。平台设学生、教师、企业和家长四个入口,设有资料上传与展示、任务发布与接收、审核赋分与评价、综合查询、数据分析、自我诊断、成长见证、人才招聘等功能,为每个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构建扎实的数据仓库、建立完整的数据链、搭建多维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了职业素养信息化、数据化和可视化。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
技术支持: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校) 信息资源处